大漢溪屬淡水河系最大支流支ㄧ,民國62年經行政院核定之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本溪僅止於土城河段(即三峽河匯流口),其上游部份並未釐定水道治理計畫線,由於該河段砂石蘊藏豐富並位於大台北地區附近,砂石濫採極為嚴重,當時省水利局(經濟部水利署前身)有鑑於此,遂於民國71~73年間擬定河道整理計畫,以計畫採石配合河道整理,並為達到台北防洪計畫之完整性,於民國74~75年間交由規劃總隊(本所前身)辦理大漢溪上游之治理規劃及基本計畫,惟治理規劃奉核,基本計畫卻未公告,因此,在民國77年度治理規劃計畫中增列配合台北防洪第三期計畫檢討大漢溪治理規劃檢討1本,並於民國80年配合台北防洪第三期實施計畫修正案修改,並提出治理規劃檢討報告。
大漢溪石門水庫後池堰至三峽河匯流口段之「大漢溪治理基本計畫(由石門都市計畫界起至三峽河匯流口止)」及「大漢溪上游段治理基本計畫(石門水庫後池堰-石門都市計畫界)」於民國82年12月2日及85年1月9日公告,公告迄今已超過10年,考量水文變化及區域發展等需求,如鄰近石門水庫活化措施、中庄調整池備援工程等相關計畫,爰此由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重新檢討計畫河段相關治理規劃。107年11月5日經濟部核定公告中央管河川「淡水河水系大漢溪水道治理計畫線及用地範圍線河川圖籍(由石門後池堰起至大溪橋上游圖號292~320)(由武嶺橋下游起至三峽河匯流口圖號204~285)(第一次修正)」為目前最新治理計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