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第4場小平台會議|舊河道水環境再造
111年5月12日(星期四)上午10:30召開「磺溪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規劃」第二階段第4場研商小平台會議,此次平台會議邀集磺港里、清泉里、萬壽里等里長及里民與北海創生青年論壇、金山漫遊職人體驗學苑及金山文史工作室等在地NGO團體,以及交通部觀光局北觀處、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新北市政府水利局、農業局、漁管處及金山區公所等各公部門,共同探討磺溪舊河道的在地資源、現況課題、未來使用需求等議題,並透過介紹國內外水岸營造案例作為基地的借鏡和願景,與各公私部門相關單位及在地社群共同探討舊河道未來的可能性。
本次會議由第十河川局葉兆彬課長開場說明會議召開原由,再由規劃單位簡報介紹金山在地生態、文化特色及磺溪水文及地文變遷,並點出舊河道現況問題,並藉由分組方式引導與會夥伴們討論分享,透過相互交流蒐集各方意見,了解居民記憶中的舊河道、公私部門推動與面臨的課題以及對磺溪未來規劃的需求和期望。
當日與會的夥伴對於舊河道的水環境再造也給予許多建議與回饋,例如:
-可透過堤防開口引入磺溪活水、設置水質處理設施,以改善舊河道水質。
-首要關心防洪安全,要能兼顧不導致下游磺港里及清泉里增加淹水風險,將里民的意見納入考量。
-舊河道已形成濕地生態,許多紅樹林物種於此生長,並引來候鳥棲息,可作為環境教育的場域,生態和親水遊憩共存的河岸空間。
-磺溪改道後造成萬壽里到磺港的沿海動線被阻斷,里民須繞道經由磺清大橋才可到達磺港,希望未來規劃可以考慮增設跨橋串聯兩岸,讓居民可以沿海岸線散步到磺港。
會議後段藉由分享國內外水岸營造的實際案例作為舊河道的借鏡,以東京葛西臨海公園、紐西蘭陶馬努保護區海岸公園、上海嘉定中央公園、嘉義鰲鼓溼地森林園區及法國萊佩爾勒的馬恩河畔等五種不同類型的水岸設計,提供日後規劃設計的方向,最後由與會夥伴投票選出心目中最喜歡的案例,並分享選擇的原因。投票結果以馬恩河畔及陶馬努保護區海岸公園分居前兩名,馬恩河畔以自然植生的河岸取代原本混凝土水道,同時創造全齡適用的親水空間而勝出,至於陶馬努保護區海岸公園則以融合地景文化與水岸串聯,結合在地歷史特色並恢復濱海自然風貌等作法獲得青睞。
本次會議主要蒐集磺溪舊河道的課題與使用需求,也希望藉由討論交流激發及凝聚各方的想法共識,產生更明確的規劃設計方向,作為新北市水環境改善空間發展藍圖規劃後續推動之參考。也期待藉由每次的平台會議持續互動及水環境營造,創造磺溪流域更美好友善的生態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