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景美地名源自梘尾,係指瑠公圳大木梘之尾。為灌溉農田所架設的木梘橫跨景美溪,於新店溪引水端稱為「梘頭」,過景美溪則為「梘尾」。 1950年臺灣推行地方自治,劃出獨立設鎮,地方士紳建議改名為「景美」,並延用至今。景美昔為平埔族霧裡薛社及秀朗社散居之地,因霧裡薛圳及瑠公圳等水利建設而持續開發,為臺北盆地漢人較早發展的區域之一,例如十四張即為新店區最早開發的地區。

霧裡薛圳
霧裡薛圳位於臺北市,又名內湖陂或周七股圳。於1735年完工通水,主要灌溉臺北市西側的人工水圳,其水源來自於「霧裡薛溪」(今景美溪),並因此而得名。1940年起,隨著臺北市產業結構改變與人口移入,多數農田改為建地,大部分的圳道已被廢除,現今於臺北市汀州路三段仍保留部分圳路。
霧裡薛圳於1724年由墾戶著手興建,比1740年的瑠公圳還要早,於清同治年間,其灌溉範圍已擴大到古亭、三板橋、下埤頭、艋舺街共超過七百甲田地。早期與瑠公圳共同支撐起臺北城內水田的發展,奠定臺北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基礎。


18

景美橋與最早的水利設施──梘
清乾隆年間,郭錫瑠欲引新店溪之水灌溉農田,1760年便興建了首座橫跨景美溪的水利設施-「梘(ㄐㄧㄢˋ)」,將水引入臺北。郭錫瑠以鑿空的長條木材為水管(即稱「木梘」),「梘」使用47根長10公尺的巨型木樁,立於河床上,再將木製凵型槽架設其上,橫跨九十多公尺的景美溪,藉以連接兩岸的圳渠,將水源引入大臺北地區、灌溉農田。然而,第一代凵字木梘易被人們當作橋道來行走而損壞,故郭錫瑠之子郭元芬於後期將木梘打造成 V 字型的菜刀梘,不利於人們通行。

21

日治時期,全臺首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的設立將「梘」取代。瑠公橋於 1909 年秋季竣工,上層可通行人車,下層行水。歷經 1963 年的改建,現今我們所看到的景美橋為 2010 年的鋼拱橋面貌。


大坪林渡與店仔街
十四張為新店區最早開發的地區,其內的大坪林渡曾作為運輸貨物的主要渡口,商鋪林立,形成「店仔街」,是當時大坪林最繁華的地方,1779 年座落於店仔街的「斯馨祠」是新店最古老的土地公廟,在新店區開發史上極具代表意義,廟中現存古物有 1783 年的雙耳石雕香爐和 1779 年的建廟捐獻碑。配合都市重劃,歷史悠久的渡頭土地廟、店仔街、宗祠等易地重建,現今大坪林渡遺址已成為河濱運動公園,供民眾遊憩。而店仔街因捷運機廠施工,於2011年全部拆除。

232_工作區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