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山明水秀的龜山山地在清代是泰雅族的活動範圍,劉銘傳曾派兵屯墾。日治時期因發電廠(舊龜山發電廠)施工、製茶、伐木與製作樟腦等需要,始有人移入。新店龜山地區周邊現有桂山發電廠、翡翠水庫等重要水利設施,而舊龜山發電廠的相關遺跡則見證了臺灣進入電力時代的現代化里程碑,深具歷史意義。

舊龜山發電廠與相關遺址
1900年代,臺北市工商業成長日益增多,電力需求迫切,日人土倉龍次郎等人士,遂籌劃利用新店溪支流南勢溪落差,在龜山興建水力發電廠。1903年此工程轉由臺灣總督府繼續經營,並成立臺北電器作業所接辦,同年12月興工,1905年竣工,於9月正式送電到臺北城。
舊龜山發電廠是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在新龜山發電廠(即今桂山發電廠)加入發電後,於1943年撤廢,相關發電設施如龜山壩、虹吸管等也隨之走入歷史。舊龜山壩遺址位在現今新店與烏來交界處的南勢溪河道上,而虹吸管水道位在上龜山橋的下方,是臺灣首次使用倒虹吸原理工法將南勢溪的水引至明渠,讓水流往舊龜山發電廠。舊龜山發電廠因具歷史文化價值,2006年公告為新北市之產業設施歷史建築,但現已倒塌。

74

75



桂山發電廠
桂山發電廠位於新店溪上游、北勢溪左岸,為日人1939年7月開始興建,原名為新龜山發電廠,在烏來區忠治里設桂山壩取水,利用水壩攔水及地勢之位能落差發電,於1941年完工送電,是新店溪各發電廠的行政暨遙控中心。電廠的建築室內構造及門窗,仍保留完整日本時期風貌,發電機亦為日本昭和年代所製機器,並運作至今。

78



翡翠水庫
1970年代起,大臺北地區因經濟發展,人口增加,自來水需求大增,又因枯水期常有缺水現象,於是有在臺灣北部興建大型水庫之議。由於新店溪上游的北勢溪翡翠谷地質良好,溪水量豐富,因此選擇於此地興築翡翠水庫,集水區範圍則涵蓋新北市坪林區、雙溪區、石碇區與新店區。
1979年動工興建,1987年竣工的翡翠水庫,為目前臺灣第二大水庫。主要功能為供應民生用水,由臺北市政府翡翠水庫管理局負責營運管理,並設立翡翠發電廠附帶水力發電,為新店溪流域裝置容量最大的水力發電廠。

77